- 时间:2025-07-18
-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7月16日晚,兰州中山桥游人如织。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瞿娟 摄
永靖县黄河三湾景区美景如画。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通讯员 薛诚 摄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祁玉洁
连日来,气象部门连续发布高温预警,多地开启“炙烤模式”,部分地区气温直逼40℃。酷暑“烤”验之下,“清凉经济”悄然升温——从街头巷尾的平价雪糕到智能升级的消暑家电,从火爆异常的冷饮新品到精心打造的避暑线路,创新产品与多元服务正为消费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舌尖清凉产品走俏
随着我省多地气温持续攀升,高温催生出的“清凉经济”悄然兴起。近日,记者走访兰州多个雪糕批发店及便利店了解到,今年,5元以下的雪糕产品成为行业主流,平价、传统口味的雪糕产品仍旧是消费者的首选。504冰棍、百合雪糕、甜醅子雪糕等兰州特色雪糕更受消费者欢迎。
“这几天平均每天进店60多名顾客,每个顾客批发30支到40支雪糕。”兰州城关区张掖路街道一家雪糕批发店负责人张志强告诉记者,近期气温骤升直接拉动销量,热销单品集中在大布丁、小布丁、老冰棍、脆脆冰等经典平价产品,批发价每支0.8元,零售价1元左右。张志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店里日均客流量在50人至60人之间,其中超七成为批发客户,单人单次采购量30至40支,也有顾客整箱购买,再加上每天有十几个线上订单,每天的销量超过1000支。”
此外,本土茶饮深受年轻消费群体青睐。在兰州大众巷“放哈”门店,购买甜醅子奶茶的人排成长队。工作人员介绍:“我们的热销品除了原味甜醅子奶茶和甜醅子绿茶外,今年还将敦煌文化与奶茶创新结合,推出的‘丝路杏使·悦饮敦煌’系列,把莫高窟壁画元素融入奶茶设计,成为新晋网红,目前日均销量达1000单。”
健康智能引领家电新趋势
高温持续推高制冷家电需求,今年夏季销售呈现“功能升级、绿色智能”的鲜明特征。京东618数据显示:AI节能空调、新风空调订单量增长超5倍,中央空调多联机销售额增速突破220%,便携风扇与除湿机成交额同比翻番,制冰机成交额同比增长100%。
走进兰州双城门京东家电家居,空调促销活动如火如荼。家住城关区的王明俊正为新家挑选空调:“现在空调功能太强大了。净化空气、智能防直吹、APP远程操控,加上节能补贴和门店优惠,上万的空调7000多就能拿下,值!”
在兰州苏宁易购格力空调区,导购张卓介绍:“技术迭代,改善了空调的使用体验,例如语音控制解放双手,‘无风感’技术让老人孩子免受冷风直吹。现在顾客最看重健康、智能和节能三重属性。”
平价制冷设备同样火爆。京东家电工作人员指着一排移动风扇介绍:“这些700至800元的性价比之王,最近日均出货20多台。不是所有家庭都需要空调,但人人都要对抗酷暑。”
借“凉”机催热避暑游
今夏热浪席卷,避暑游成为当之无愧的消费热点。甘肃三条路线——“清凉永固·养气之原”“陇秦山水·古道西风”“川陇云端·牧凉古道”——入选由中国气象局发布的全国暑期避暑旅游推荐名录,以“气象+文旅”的深度融合,将高山森林的天然清凉与地域文化精粹巧妙编织,为酷暑中的游客绘就了陇原避暑新图景。
甘肃发展避暑旅游底气十足:全省超四成区域海拔高于千米,陇东南森林覆盖率逾35%,甘南夏季平均湿度稳定在宜人的68%。这些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吸引着游客奔赴“清凉甘肃”。
我省各地深挖资源禀赋,以创意活动点燃避暑热情:崆峒山以武侠养生破题,融合“武侠摇滚”与“崆峒酒肆”,打造沉浸式武侠江湖;灵台县聚焦皇甫谧针灸文化,推出针灸研学游,让游客在节气养生与医学精粹的融合体验中寻根问道;漳县以“花漾陇中·清凉一夏·康养漳县”嘉年华为核心,汉服秀、民族交响音乐会、景区联动优惠活动轮番登场,成功将“热流量”转化为“热经济”。
兰州大学经济学专家张岩指出,“清凉经济”的升温,本质是创新消费场景与满足游客情绪价值的体现。要持续释放“清凉经济”潜力,需从三方面着力:一是加强产品创新,培育更多像甜醅子雪糕、丝路杏使系列这样的特色产品;二是完善基础设施,提升避暑旅游接待能力;三是延长产业链条,推动“清凉消费”与夜间经济、文创产业等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