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首页 / 经济动态/ 正文
项目“压舱”,夯实平凉发展“硬实力”
  • 时间:2025-08-04
  • 来源:平凉日报

记者 赵育娴

  这是盛夏之际的平凉。

  作为“陇电入鲁”重要调峰和支撑电源项目——灵台电厂#1机组顺利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为区域能源保供注入强劲动力。

  位于静宁县工业园区的甘肃沪佑正通电气系统汽车零配件制作项目生产线上,一条条经过严格质控的线束产品整装待发,被供应至吉利、陕汽重卡、比亚迪等多个企业。

  崆峒区泾河川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连方成片的现代化设施蔬菜大棚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映出产业好“丰”光。

  被称为“苗木硅谷”的优质苹果苗木脱毒培育中心由德美地缘现代农业集团投资建设,投产后每年可培育200万株优质苗木,不仅填补了庄浪县域技术空白,更推动苹果产业链向源头延伸。

  ……

  城市经济活力如何,重大项目是“晴雨表”。

  今年以来,平凉市紧扣“三区一城市”建设,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导向,千方百计挖潜力、夯基础、稳投资,谋争建管并举、大小质效齐抓,加力推进项目建设。

  明确“任务书”,按下“快进键”……从暖春到炎夏,不同的现场,同样的火热,平凉各个项目以奋斗之姿奔跑,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一)

  5月8日,随着我市与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签订建设管理协议,平凉机场项目正式迈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作为省市重大战略工程,平凉机场项目关乎区域发展大局、承载民生殷切期盼。

  组建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总召集人的工作专班,专人专责推进平凉机场项目建设,明确具体任务、时间节点和流程,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加快推进平凉机场各项前期工作,力促项目早日开工。

  “卡在哪?”“怎么解决?”

  在市发展改革委,记者看到一张挂在墙上的“作战图”:一个个重大项目跃然纸上,投资金额、责任部门、涉及地域等一目了然。

  全面落实项目工作“4+2”机制、“五张清单”管理调度模式,实行“红黄蓝”预警、“红黑榜”晾晒,拉紧压实“抓行业首先抓项目、管行业必须管投资”责任,创新部署“冬日无闲·大抓前期”行动,紧盯项目开工率、投资完成率、资金到位率、按期竣工率,周列任务、月晒进度。

  上半年,全市总投资1468.8亿元的608个清单项目开复工率82.4%,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7%。

  坚持重大项目“一把手”工程定位,按季度召集联席会议,聚力解决“疑难症”、破解“中梗阻”,上半年14个省列重大项目完成投资42.6亿元,投资完成率61.3%;75个市列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19.5亿元,占年度投资63.51%,环比增长14.73%。

  紧扣投资调度和项目入库“双主线”,精准施策、专题调度,全程跟进做好项目促建、投资促统工作,全市新入库项目325项,入库率居全省前列。

  (二)

  达溪河畔,如巨龙般横卧山间的新集水库已然成型,进入蓄水前冲刺阶段。

  “工程建成后将解决灵台县城乡居民生产生活及工业园区用水问题,同时兼顾达溪河下游农业灌溉用水任务。”项目管理部副部长夏建新告诉记者。

  新集水库是平凉上半年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的一个缩影。

  发展是第一要务,项目是第一支撑。

  推动经济稳中有进,就要以项目为基石、用项目来支撑。

  标准化的牛棚整齐排列,恒温水槽、日粮机、撒料车等设备一应俱全,膘肥体壮的肉牛悠闲地吃着青贮饲料。

  作为泾川县目前最大的肉牛养殖场,高平镇五千头肉牛养殖场采取招商引资和政策补贴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项目牵引作用和政策资金撬动作用,辐射带动全县牛产业全链条发展。

  平庆铁路加快推进、全省首例特许经营铁路专用线长王铁路开工、宝中铁路二线扩能改造动工建设……

  积极抢抓“两重”“两新”增量政策,我市实施项目谋划储备“十百千”突破提升行动,制定争资争项指南书、路线图,建立总投资472亿元的“三类资金”项目库。

  探索建立“县区+行业主管部门+专家评审”模式,先后启动8轮申报预审,深入研究包装策划,力争做到“上级政策出台,优质项目即来”。

  “三北”两重项目连续两年争资落地,社会事业领域实现投向“全覆盖”,医疗强基专项争引再创新高……

  一批又一批固根本、利长远、强支撑的重大项目如火如荼推进,为现代化建设注入更强动力、积蓄更大潜能。

  (三)

  作为崇信县招商引资的“金名片”,今年5月,随着4台纸机同时启动,雨森项目一期正式投产,标志着“西北纸都”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项目的快速投建,得益于当地政府聚焦我们企业所需所盼精准施策。全面达产后,将带动纸箱包装、塑料彩印、纸制品深加工等上下游产业集聚发展。”

  提起项目在崇信县落地投产,甘肃雨森公司副总经理王帅深有体会。

  深入推进企业投资项目“信用承诺制+标准地+帮办代办”综合改革,实现项目“同一入口、同一出口”全流程审批,上半年通过投资项目在线监管平台审批、批准、备案项目381个。

  走进华煤集团千万吨集中洗选厂,智能化综采设备在千米井下开足马力运转,黑色煤流顺着传送带涌向地面。

  项目专班组长张保宁向记者介绍,洗选厂采用重介浅槽分选工艺,实现煤炭集中洗选、深度提质和分质分级、清洁高效利用,将有效提升煤炭品质和价值。

  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平凉工业园区(高新区)鼓励国维、量维、新仰韶等在园企业推介信息、邀请考察,招引一批链上企业洽谈合作、谋划投资。

  产业链上的项目,如散落的珍珠,串珠成链,方能绽放更加璀璨的光彩。

  持续推进“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我市编制“五图谱三清单”,围绕工业扩量向新、农业高端创牌、文旅康养融合,坚持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两手抓,吸引10户行业龙头企业进驻落户,助力兰洽会签约项目159项433亿元。

  先后融资52.41亿元,争取商业性贷款27.16亿元,激活社会资本投资22.82亿元……

  推行企业投资项目审批高效办成一件事,今年以来,市发改部门积极召集民营企业座谈交流,归集解决项目堵点、资金诉求220余项,按月向金融机构推送9大产业链530项重点项目。

  跑赢“上半场”,发力“下半场”。

  平凉将以“甘肃所需、平凉所能”,吃透把握政策“组合拳”,持续谋划储备一批拿得出、顶得上、能见效的大项目好项目,以项目“量足质优”保全市投资“增量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