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5-10-11
- 来源:金昌日报
记者 于渊 冯亚杰 屈冰
你知道吗?永昌胡萝卜是永昌县唯一一个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的农产品。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永昌老百姓种植胡萝卜的历史超过了30年。据资料记载,2017年,永昌县胡萝卜种植面积已达到2.8万亩之多。但在2019年,随着永昌胡萝卜市场收购价格跌到历史最低,越来越多的种植户开始放弃胡萝卜,转而种植效益更高的高原夏菜等经济作物,由此,永昌胡萝卜的种植面积逐渐减少,到今年,已经不足3000亩。
永昌胡萝卜还能守住“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产品”这块“金字招牌”吗?在永昌县,有一位“90后”新农人,正在靠执着的热爱和创新的思维,努力重振永昌胡萝卜的荣光。
“十一”假期,记者驱车来到距离市区73公里的永昌县焦家庄镇梅家寺村。一走进甘肃聚合优鲜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就听到清脆的“滴、滴……”声响个不停,两名邮政工作人员正在用仪器核验运单信息,桌子上厚厚一沓快递单,每一单就代表着一箱即将发到全国各地的永昌胡萝卜。
“昨天一天总共下了2087单。”该公司负责人赵虹翔一边忙着打单,一边对记者说,“我们现在上午主要是打单、装箱和发货,下午三点准时开播。”
赵虹翔从来没想过,永昌胡萝卜能经他的手走向全国各地。毕竟,十多年前,父母亲种植的胡萝卜被装上大货车运输到成都、重庆和深圳,那是赵虹翔记忆中,永昌胡萝卜所能到达的最远的地方。“他们当时开始种胡萝卜时,把自己的房子都拆了,建了个洗胡萝卜的小加工厂,周围的农户都把胡萝卜卖给我们家,我们清洗掉再发到南方。”
尽管赵虹翔的父辈们已经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胡萝卜种植领导者,但依然逃不脱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的结局。赵虹翔清晰地记着,2019年,父母亲满载着希望离家,又满载着失望与不甘回家的场景。“到市场之后,价格就要随行,比如说胡萝卜成本做出来一块钱,到那边行情成了五毛、六毛,你就得五毛六毛卖,只要出了厂子,价格我们作不了主,风险比较大。”那些记忆如同南方潮湿的天气,每每想起来,总会让赵虹翔浑身不自在,“那一年,胡萝卜不收扔到地里还能赔得少一点。”
永昌县海拔较高,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再加上祁连山雪水的滋养,造就了永昌胡萝卜质密脆甜、风味浓郁的独特品质,被称为“小人参”。但这么好的胡萝卜怎么就卖不上好价钱呢?赵虹翔反复地问自己。
当时,直播带货正在悄然兴起,赵虹翔在网上关注了很多助农主播。“希望他们能把永昌胡萝卜放到网上卖一卖,当时求了好多人,他们都不太愿意带(货),后来我就想,与其求别人,不如求自己。”从那时起,赵虹翔自己研究做电商。
当时,赵虹翔的父辈们主要种植橙红色的胡萝卜,这种胡萝卜具有红皮、红心、红肉的“三红”特点。但红色胡萝卜到处都能种,顾客凭啥就要买你永昌胡萝卜的账呢?
赵虹翔发现,市场上的紫甘蓝、黑枸杞、红心火龙果,都因颜色的差异性,比常规产品更受市场欢迎,价格也卖得更高。赵虹翔萌生了种植紫色胡萝卜的想法,“紫色的胡萝卜不仅颜色稀奇,能满足顾客的猎奇心理,最主要的是其中富含花青素,还能满足顾客的养生需求。”
从销售渠道到种植品种,赵虹翔走了一条完全不同于父辈们的新路,“现在电商直播不同于大宗市场销售胡萝卜,定价权在我这边,包括直播或者是在其他平台卖,价格都是由我们定的,如果我亏钱我就不出。”
经过五年的运营,5个直播带货平台已积累了6万多粉丝,每天进入直播间的顾客累计超过15万人次。仅2024年一年,就在网上销售永昌胡萝卜超过3000吨。靠着直播带货,永昌胡萝卜正逐渐恢复以往的名气。
为了让永昌胡萝卜的种植数量能跟得上订单量的需求,也为了重振农户种植胡萝卜的信心,赵虹翔开始发展胡萝卜的订单种植,“我们订单价格稳定,可以保障让他们赚到钱,避免了突然行情特别低或者滞销没人要的这种情况。”
家住城关镇北海子村的村民黄正光,今年种了120亩胡萝卜,9月胡萝卜成熟后,全部以订单价格卖给了赵虹翔,价格比市场收购价至少高2毛,黄正光说,“电商这条路通了,他就能给我们保底。只要有保底,种起来就放心,种好的胡萝卜就有后路,能销掉。”
“这几年,回头客、粉丝慢慢累积得比较多了,我们可能还会增加订单。”赵虹翔对永昌胡萝卜的前途充满了期待,“我们目前正跟新疆几家公司合作做饮料,也在开发其他跟胡萝卜有关的产品,今年会出一到两款产品。”
农村天地广阔,农业大有可为。赵虹翔这个从农家走出的年轻人,从父母手中接过了种地的接力棒,他心怀对土地的热爱、对未来的思考,稳步奔跑在追梦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