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首页 / 经济动态/ 正文
张掖经开区: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引擎
  • 时间:2025-10-21
  •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张掖经开区生态科技产业园。

甘肃富地金虹日用玻璃生产项目生产现场。

  陈海 李鑫 王瑾

  秋日,走进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厂房林立、机器轰鸣,处处涌动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蓬勃生机。

  今年以来,张掖经开区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牢牢把握“工业强市重要阵地、新型产业重要载体、招商引资重要平台、营商环境重要窗口”的发展定位,加力实施“四强”行动,扎实做好“五量”文章,坚持不懈抓招商增后劲、抓项目促投资、抓产业聚集群,经济发展呈现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1月—9月,经开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7.67万元、同比增长7.8%;完成工业总产值67.5亿元、同比增长2%,工业增加值58.45亿元、同比增长12%。

  近期,园区发展捷报频频传来:省工信厅公布2025年度甘肃省绿色制造单位名单,张掖经开区被认定为省级绿色工业园区;张掖经开区海槿(张掖)生物燃料有限公司“10万吨绿色生物甲醇生产示范项目”入选2025年全国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第二批),是该批次全国过程降碳领域示范项目中全省唯一入选项目。

  “走出去”到“引进来”

甘肃富地金虹日用玻璃生产项目生产现场。

  举办“相约蓉城·共享发展”金张掖特色优势产业推介会,推动地企合作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迈进;赴厦门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开展考察交流,深度对接新能源产业合作;组建专业招商团队,创新开展“园区共建+产业招商+飞地经济”……

  招商引资,是推动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今年以来,张掖经开区通过一系列高质量招商引资的务实举措,打出了一套“组合拳”,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深入推进“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成立招商服务公司,积极拓展省外招商网络,全过程跟踪服务,有力推动招商引资提质增效。

  近期,张掖经开区举办“智汇园区?创享未来”科技企业孵化器招商引资推介活动,邀请嘉宾感受园区企业的活力与潜力。

  “张掖经开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内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配备了现代化的办公空间、专业的研发实验室、便捷的休闲服务区,周边餐厅、住宿、交通等相关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为入驻企业员工提供了很大的生活与工作便利。”受邀嘉宾纷纷表示。

  上半年,张掖经开区开展招商考察活动7次,对接洽谈项目35项,与甘肃金汇能、中数博通等32个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新建续建的15个招商引资项目,落实到位资金9.27亿元。

  在浓厚的招商氛围中,一个个招商项目落地加快推进。

  龙首山下,施工繁忙。日前,省列重大项目——张掖电厂2×1000兆瓦燃煤机组扩建工程建设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年内可实现投产目标。该项目的建成,标志着张掖经开区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强化电力保障能力上迈出关键一步,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自项目启动以来,张掖经开区管委会始终将其作为服务经济发展的“头号工程”,抓紧抓实各项目标任务。目前,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68亿元,正在进行投产前的最后调试。

  该项目采用国际先进的超超临界技术和高效的环保设施,建成后不仅是可靠的“电力基石”,还是灵活的“调节枢纽”,将有效提升河西走廊新能源消纳能力。

  稳定电力、集中供热及潜在产业链延伸效应,对张掖经开区稳定招商引资、培育工业集群、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大意义。

  下一步,张掖经开区将继续做好服务保障,推动项目早日满产达效,并围绕其开展延链补链强链招商,将能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胜势。

  今年以来,张掖经开区建立工业项目建设定期调度、月度督办、现场办公和“五个一”责任制,派驻项目专员全程跟踪服务,有力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今年1月—9月,列入全市“三个清单”的41个项目,已全部开复工。其中,甘肃纳塔新材料、智鑫玄武岩2个省列重点项目已完成阶段性建设目标任务,甘肃盈润恒达种业、合泽气体、甘肃富地鼎泰包装产品等5个项目已建成投产,甘肃富地以琳玻璃制品、甘肃电投2×1000兆瓦燃煤机组扩建工程等34个项目加速推进,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48亿元,同比增长41%。

“引来一企”到“培育一链”

张掖经开区“一站式”政务服务中心。

  新装电子提示设备、新建二期项目、新招制瓶师傅……最近一段时间,甘肃富地金虹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换了“新模样”。

  一期日用玻璃生产车间,三条自动化生产线电子屏设备屏幕上滚动显示各类出厂瓶身型号、形状和大小,提醒初检包装人员注意检查油灰、黑点、凹口、歪头、斜底、肩线等。

  初检人员借助电子屏上显示的检查要求,检查起来更有针对性,工作效率更高。

  产品质量是一家企业的竞争力所在。“像之前客户反映的沙底、爆头等问题,我们及时反馈显示到电子屏上,初检人员根据电子屏上的提示,加强瓶底、瓶头检查,避免同类问题再出现。”包装车间主任杨晓昭说,包装车间60多人三班两倒进行初检包装,每人每班初检50至60箱。

  经过配料、熔制、成型、冷却、质检等工序后,一个个大小不一、款式多样的玻璃制品陆续从传送带输送出来,初检包装人员仔细检查每一个产品。“只要看到有黑点、油灰、凹口等缺陷的直接进废品箱回炉,我们必须严把质量关,确保产品品质。”初检员王芳芳说。

  2024年10月,一期项目建成运行,三条自动化生产线满负荷运转,生产各类化妆品瓶、香水瓶等万余种玻璃制品。

  “我们每天生产玻璃液40吨,制成化妆品瓶20万支左右,产品主要销往欧洲市场。”甘肃富地金虹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超说,依托石英石与新能源电力资源,公司投产以来采用纯电炉生产,自动配料、高温熔化、一体成型玻璃制品,年产值达1.5亿元,年利润达3500万元。

  在张掖经开区全要素保障和贴心服务下,企业安心投资,持续生产,加快发展。

  产业向新,聚链成群。

  目前,张掖日用玻璃低碳产业园二期项目建设进入收尾阶段,即将投入运行,三期项目也按计划启动实施。“我们正在加速培育打造集生产、销售、仓储、物流、产品配套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力争打造年产值过百亿元的日用玻璃低碳产业园,带动就业2000余人。”张超表示。

  今年以来,张掖经开区围绕打造“363”张掖特色工业发展体系要求,深入实施“培大育强”工程,全力推动经开区“2+6”主导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截至目前,富地金虹、经创热力2户企业实现升规纳统;大弓农化、河西制药、金盛中药3户企业被认定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琪时代被认定为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祁连牧歌被认定为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河西硅业、远东城市管道、智鑫科技、启福生物等获批省级工业信息化专项。兰标生物、誉宇机械、格瑞尔被认定为市级绿色工厂、张掖经开区被认定为省级绿色园区。

  “近悦远来”到“为凤筑巢”

张掖经开区循环经济示范园热源厂项目。

  营商环境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企业。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张掖经开区,有一家企业的落地与成长,见证了当地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扎实实践。

  张掖启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发酵车间内机声隆隆,发酵罐不停运行,中控室员工各司其职紧盯电脑,精准控制每台发酵罐空气预过滤器,配料员精准配比原料……

  “我们是一家专注于药品研发与生产的企业。生物发酵过程中染菌问题会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因此对环境要求非常高。”张掖启福生物技术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企业落地,厂房选址是关键。新建厂房耗时漫长,建设成本也让企业压力倍增。张掖经开区坚持以企业获得感为导向,迅速梳理资源,将一处原从事生物发酵但已闲置的厂区推荐给张掖启福生物技术公司,再通过法拍取得资产,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企业降本增效的双赢。

  从选址到投产,这家企业仅用9个月时间。2024年7月,该公司一期1000吨利福霉素S钠盐项目顺利投产。

  生物制造产业耗电量大,生产过程不能断电。面对企业提出的双电源用电需求,当地政府主动对接电力部门,开启“加速模式”。

  如今,该公司年产值达3亿元,利税4000万元,二期项目计划明年启动建设。

  从一纸蓝图到产业新引擎的蜕变,离不开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和服务效能的不断提升。“张掖经开区良好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发展底气更足。”张掖启福生物技术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

  甘肃富地金虹日用玻璃生产项目在落地推进过程中,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和张掖经开区大力支持,全力做好要素支撑和服务保障,为项目落地投产创造了良好环境。公司营业执照在一天内完成办理;为公司规划光伏发电基地,降低用电成本;帮助引进玻璃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及项目,力争形成生产、销售、仓储、物流、产品配套加工的产业集群,打造年产值过百亿元的日用玻璃低碳产业园。

  甘肃富地金虹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超表示:“玻璃制造行业生产线上如熔窑、退火窑等关键设备需要持续运行,需要配备双回路双电源来确保供电稳定。张掖经开区为我们解决了后顾之忧,保证了持续生产。”

  在优化营商环境中,张掖经开区以实打实的举措和数据,彰显了改革的力度与成效。

  今年以来,张掖经开区深入推进“店小二”“保姆式”全过程帮办代办制,精细化提升“一站式”办理水平,有效缩短项目落地、建设和投产时间,远程代办招商项目公司营业执照实现“即传即办”;建立提前介入和容缺办理机制,形成单一窗口全项受理、专业审查团队支撑、严格把控终身负责的审批运行模式,292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强化多部门工作合力,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全力做好要素保障工作,拨付各类奖补资金1.04亿元,全力保障园区企业稳定有序发展。

  从项目落地、企业培育到产业发展、人才队伍建设,张掖经开区不断深化改革创新,一家家企业创新活力涌动,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张掖经开区持续深化“管委会+公司”、经开区统筹县级工业园区发展和“飞地经济”等改革,园区下属国有公司资产达到10.26亿元、上半年实现经营收入3035.36万元;统筹县级工业园区2024年度考核顺利完成,引入的甘肃纳塔新材料、海槿生物甲醇等3个“飞地经济”项目完成投资2.21亿元,正在按时序推进;创新实施“一张蓝图把控+区域评估”“标准地+双信地+定制地”出让、“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和项目建设“承诺制”等改革举措。今年出让“标准地”1752亩,盘活闲置低效用地1017亩,项目手续办理时限压缩至25天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