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5-10-31
-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制图:房喜喜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杨唯伟)记者从今天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决胜收官‘十四五’ 争先进位话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定西突出目标引领,紧盯加力建设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样板区、全国马铃薯全产业链发展高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示范地、特色鲜明的陇中工业集聚地“一区三地”发展定位,深化改革创新,坚持苦干实干,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接连跨越500亿元、600亿元、700亿元台阶,由2020年的441.4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737.1亿元,今年有望达到780亿元。工业占GDP比重由9%提高到了13%,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五年来,定西脱贫成果有效巩固,乡村振兴展开新画卷。率先建立运行“一键申报”平台,精准识别监测对象,落实“一户一策”帮扶,近八成监测对象已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新建高标准农田119万亩,累计达281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20万亩,山旱地亩均产值实现翻番。实施农村安全饮水提升工程,完成261处小型水源改造,205万城乡居民稳定饮用洮河水。自然村通硬化路率从35.6%提升至94.8%,创建为全省首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市。农民增收渠道持续拓宽,财政衔接资金和东西部协作资金的60%以上用于产业发展,农民人均产业收入占比达42%。累计输转劳动力311万人次,帮助10万多人在家门口就业。
五年来,全市产业体系加速构建,特色产业焕发新活力。加力建设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样板区,中药材良种普及率从30%提升至40%,标准化种植率达84.8%,成功举办三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签约项目121个、金额231亿元,中医药加工规上企业达76户,研发大健康产品130种,全产业链产值突破500亿元。加力建设全国马铃薯全产业链发展高地,坚持一头抓种薯做强“芯片”,一头抓加工延伸链条,原原种生产能力从10亿粒增至18亿粒,马铃薯加工能力从81万吨提升至96万吨,打造“定西宽粉”爆款产品,产能达30万吨、产值突破50亿元。农民在中医药和马铃薯产业中人均收入5493元,占可支配收入的55.4%。工业发展势头强劲,规上工业企业达288户,较2020年增加170户。装备制造、有色冶金、新型建材、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占全部工业产值的70%。去年,工业增加值达96亿元,年均增长16%。
五年来,定西加快补齐发展短板,发展条件显著改善。水利方面,新建水厂与调蓄设施,总蓄水量达513万立方米,建成引洮灌区26.3万亩,北部资源性缺水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交通方面,陇漳、定临、通定3条地方高速通车,实现“县县通高速”,高铁、高速贯通全境,路网四通八达;生态方面,推进“绿满陇中”行动,累计完成造林封育24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2518平方公里,全面完成“十四五”减排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