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5-10-10
-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谢晓玲
塔吊林立、机械轰鸣、焊花飞溅……秋日,走进金昌市永昌工业园河西堡园区,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金昌市正以一个个实实在在的大项目,夯实着西部产业新高地的坚实基础。
破解低阶煤利用难题,打造循环经济新标杆
9月末,甘肃能化金昌能源化工开发有限公司低阶煤高效利用制氢及50万吨/年高浓度尿基复合肥项目现场,各类设备装置轰鸣作响,三条自动化包装线马力全开,一袋袋生产好的尿素产品沿着传送带稳稳向前。
仓库外,满载待发的货车早已列队等候,这些刚下线的尿素将直接送往园区下游企业。
这只是金昌市推进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金昌市各大重点项目你追我赶、加速推进,正在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项目建设热潮。
甘肃能化金昌项目作为甘肃省“十四五”规划的重点项目和省列重大建设项目,其进展一直备受关注。
“我们公司低阶煤高效利用制氢项目今年6月建成投产,经过几个月的试生产,装置负荷按计划已提升至80%,达到了预期目标。”甘肃能化金昌能源化工开发有限公司综合办公室专员樊钊介绍道。
这个总投资30.09亿元的项目,依托周边丰富的高灰、高熔点的低阶煤资源,采用世界先进的航天粉煤加压气化技术,从变换生产的粗煤气中生产合成氨、尿素等高附加值产品。目前,项目已建设完成年产30万吨合成氨、30万吨尿素、2亿立方米氢气和50万吨高浓度尿基复合肥生产线各一条。
甘肃能化金昌能源化工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瞿尚君表示:“作为金昌市煤化工产业链的链主企业,低阶煤高效利用制氢项目建成投运后,预计今年实现产值5亿元。项目扭转了金昌市煤化工产业大宗原料依赖外部采购的不利局面,将为下游复合肥企业稳定供应合成氨、尿素,带动金昌市复合肥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
装配式建筑“智造”升级,搭建产业新骨架
在永昌工业园区河东工业园甘肃成丰建设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装配式钢建筑产品生产线扩建项目施工现场,头戴安全帽的工人们往来穿梭,焊花飞溅,机械轰鸣。
“我们的二期扩建项目总投资达1.5亿元,自去年年底破土动工以来,建设进度持续提速,预计今年10月建成投产。”公司质量和技术负责人付开国介绍道。
项目将新建4条智能化生产线,配套建设2万平方米标准化生产厂房。建成后,企业年产量将跃升至5万吨,成为河西地区最大的集研发、设计、生产、安装于一体的钢结构企业。
甘肃成丰建设有限公司是集钢结构工程的制作与安装、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机电施工工程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
投资建设二期扩建项目,可扩大公司生产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在当地装配式建筑市场的地位,拓展业务范围。
公司总经理陈亚鹏说:“公司自成立以来,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政策扶持与优质营商环境的滋养下,我们也从行业幼苗茁壮成长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15亿投资锚定金昌,高端农药产业“落地生根”
前不久,永昌工业园区河西堡工业园的甘肃贝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传来好消息:公司概算总投资15亿元建设的万吨级高端农药原药生产基地建设进展顺利,一期项目年产4000吨苯醚甲环唑生产线已建成投产,其他生产线和项目建设正在加速推进中。
该项目规划占地450亩,分三期建设。一期重点建设两条核心生产线,其中,年产4000吨苯醚甲环唑生产线已投产,年产600吨苯酰菌胺生产线正进行设备安装。二期项目将涵盖8个高端产品,目前部分厂房已经封顶。
甘肃贝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海涛告诉记者:“一期项目投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可达8亿元至10亿元。整个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可以为金昌市提供600个就业岗位。”
作为浙江宇龙药业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甘肃贝达是浙江宇龙药业拟投建的第三大生产基地,厂区占地面积约630亩,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
甘肃贝达的落地,正是对金昌产业链优势的精准响应。比如,盐酸是金川集团的副产品,卖不出去的话就成为化学危废,而在甘肃贝达的生产线上,这些盐酸摇身一变,成为合成农药原药的重要原料。
“金昌是全国重要的化工生产基地,我们把厂子建在河西堡园区后,能够就近采购到70%的原材料,进一步降低了物流成本。”王海涛说。
近年来,金昌牢牢依托金川集团这个最大“链主”,坚定不移推动高水平市企融合一体化发展,链主企业引领、带动链上企业协同发展,开展内外合作。
围绕产业链布局项目链,一个个新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在镍都破土动工、投产达效,为这片土地注入勃勃生机。